“中国智库论坛暨2023综研院年会”于2023年5月27日在深圳召开,主题为“新时代下的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发展”。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钢出席并演讲。
演讲中,李钢分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他指出,欧盟对华的关系上,从1975年中国和欧共体的建交,和之后中欧的关系发展,当时的定位中欧关系是以经贸关系为基石,所以中欧之间在经贸关系的发展当中长期以来还是基于规则和合作发展的总体态势,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欧盟对华的态度也发生了非常重大的转变或者转折。
欧盟现在对华的定位,不是简单的合作伙伴,而是竞争性对手、合作伙伴、制度性竞争对手。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定位仍然是非常明确的,只不过欧盟采取了另外一种相对缓和一些的但实质上仍然是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就作为国家的市场经济地位。
“总体来说,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背景下,对于中国来说,我们自身的自知、自适应、自述,和他知、他述和他适应,这是长期的也不能完全叫博弈,是相互的适应过程,对这个问题,在大国博弈背景下是需要做一些思考的”,他说。
二、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高水平对外开放
从国际比较和国际视野上来看,现代化有几个方面:
1.经济现代化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2.经济现代化是实行开放型的经济体系。
3.经济现代化需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政策。
4.经济现代化要与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趋于一致。和贸易自由化FTA、RTA这样一些规则,以及超出一般意义上的贸易投资领域,在新的新兴领域,比如数字经济领域和未来生态经济领域绿色经济、绿色贸易领域会生成更多新的规则。
在这些方面,中国作为现代化的国家,用中国的范式来去跟国际现代化发展保持一致。
三、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与路径
在他看来,在国际经济关系领域,竞争与合作,两个是并列的,都是常态,而对抗是一种非常态。既然在国际经济关系领域里所谓的伙伴他自身为了实现各自的国家利益、国家战略目标,那么必然会采取竞争的方式来去凸显自身的优势,但是同时是离不开伙伴的合作,这是双向的,而且是互为条件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必须要进一步对外开放,实行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进而达到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建构,来去推动高质量发展。
从战略层面上来讲,十九届三中全会之后就已经提出了关于要素流动性开放和制度型开放。从大的战略来说,还是要不断完善这两个方面的开放。做的这种划分也不是绝对意义上就那么合理,它们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未来,从战略层面来说,还是要进一步推动,或者叫继续扩大要素流动性的开放。
他表示,至于管理,在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学界与实务界讨论的并不是很多,更多是标准,后边规制的一致性或者叫监管规则的一致性。对于监管一致性,未来无论在多边还是区域和双边自由化与一体化层面是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路径,无非就是两个方面:
1.自主开放。
2.通过高水平协议开放。
四、加快形成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
一是在传统赛道上持续发挥比较优势,二是在新赛道上斩获竞争新优势,三是特别在数字经济、绿色贸易方面是有自身优势的,四是在“一带一路”这个方向上,最后就是在发展与安全、开放与安全方面要攻守兼备,必要的时候要采取更多的反制措施来迫使对手坐下来谈判,在一定意义上建构底层合作的逻辑。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