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券商中国记者独家获悉,招商证券原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张良勇,已于近日调任招商证券子公司——招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资管),并出任董事长一职。据了解,张良勇早年刚毕业就加盟了招商证券研究所,20年来始终未曾“转会”,并在掌管招商证券研究业务的多年间,始终带领团队保持了行业领先地位。
同时,券商中国记者还获悉,在张良勇调任后,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将兼任研发中心研究部总经理,招商证券投行委委员、普惠部总经理李明明将出任招商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监。
20年从未跳槽的卖方所长
证券研究行业素有两大“黄埔军校”的说法,指的是上世纪90年率先打造卖方研究团队的两家券商研究所——招商证券研发中心和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多年来,两家券商研究所早已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框架和培训体系,为行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批青年分析师。
简历显示,张良勇是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学士、中南财大经济学硕士。2003年,刚刚毕业的张良勇加入招商证券,从事电子行业研究,至今刚好20年。20年未曾跳槽,在以流动性大著称的卖方研究行业相当少见。
早年间,在“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活动中,张良勇所在团队曾于2007年获得电子行业第一名,并于2006年、2008年至2010年获得电子行业第二名。到了2012年,张良勇开始出任招商证券研发中心联席总经理。
“张总很勤奋,曾经在周日晚上八点半还在接受记者采访,采访完都接近10点了,他还要赶赴下一场见面。”一位接近张良勇的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在所长的带领下,整个招商证券研发中心都很努力,常年在外出差路演。
作为一位有着20年从业经验的资深人士,张良勇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招商研究发展中心的思考和实践,都围绕着“如何实现研究的价值”展开。他理想中的研发中心应当扮演好四个角色:投资价值的发现者、业务机会的发掘者、业务发展的推进剂、业务协同的润滑剂。
探索研究业务赋能投行
招商证券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股票研究覆盖境内外近2000家上市公司。在量化与基金评价、固定收益、电子、传媒等领域的研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2年,招商证券共发布研究报告6944篇,组织研究路演服务35867场,联合调研713次,举办线上会议3563场。
“报告期内,公司也持续推动研究业务转型,积极探索‘研究+’业务,推进研究与业务的深度融合,聚焦新经济、新产业等重点赛道,做好产业链深度研究,赋能业务发展。”招商证券介绍,包括组建共同富裕、后房地产时代、国别风险、产业链重塑、大宗商品定价、供应链安全、数字经济共七个研究小组,加强对长周期、大趋势的研究,持续提升对公募、保险、私募等领域核心客户服务水平等。
张良勇也曾提过,研究团队的设置在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而近几年,招商证券研发中心就在全力支持公司的“羚跃计划”。2019年4月,招商证券董事长霍达提出这一战略举措,旨在响应国家和监管号召,助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券商转型找到出口。
该项计划希望以“研究+投资+投行”的模式,把代表未来经济增长的创新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筛选出来,并量身定制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方案,陪伴并培育他们成长。通过构建综合服务平台,不断探索对科创型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最优方案。截至2022年末,“羚跃计划”累计入库企业为358家。
另据券商中国记者获悉,此前主要参与“羚跃计划”的招商证券投行委委员、普惠部总经理李明明,近日也调任招商证券研发中心,出任副总监一职。
履新招商资管董事长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张良勇的新职务是招商资管董事长。招商资管是招商证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开展证券资产管理业务。
2022年,资管机构迎来全面净值化时代,资管行业从数量型规模增长向质量型结构化转型发展,居民资产配置逐步向标准化、高度净值化的公募产品转移。
在此背景下,招商资管2022年加速推动主动管理转型,年内完成4只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截至年末累计完成7只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年末公募大集合产品规模达370.60亿元,公募牌照申请也于2023年1月获证监会受理。
同时,招商证券还在年报中提到,其证券资管业务不断优化投研架构、大力引进投研人才,打造投资交易数字化平台赋能业务发展。并围绕客户需求,多措并举优化产品布局,完善固收、权益、多策略及FOF四类产品线,以固收产品线为重点,大力开拓银行、保险等机构客户。
不过,受市场波动及客户需求下降影响,截至2022年末,招商资管总资产管理规模3171.34亿元,同比下降34.36%。根据中证协和中基协数据,2022年末,招商资管合规受托资金规模排名行业第9,私募资产管理全年月均规模排名第7,相比前一年有所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