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现象已卷土重来,全球海面温度在5月、6月和7月创下历史新高。
日本麒麟饮料公司近期表示将暂时停止销售Tropicana橙汁。在德国科隆糖果及休闲食品展览会上,巧克力和饼干生产商抱怨着糖和可可成本飙升。你的下一杯咖啡,也正变得更贵。而这些或都与“厄尔尼诺”有关。
厄尔尼诺是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通常伴随着全球破纪录的气温或洪涝等极端天气气象。10日,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出警报,厄尔尼诺现象已卷土重来,全球海面温度在5月、6月和7月创下历史新高。
蝴蝶的翅膀已经扇动起来。越南、印度尼西亚、巴西等罗布斯塔咖啡豆的主要产地,预计将受到干旱天气的冲击,从而大幅推高咖啡豆价格。此外,棕榈油、蔗糖、小麦、可可和大米等多种作物,也生长在容易被厄尔尼诺现象侵蚀的地区。
厄尔尼诺将对全球大宗农产品产生何种影响?
东南亚和南美易遭受“厄”运
美尔雅期货农产品组分析师陈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厄尔尼诺现象意味着赤道太平洋海温及大气环流出现异常。
从全球来看,厄尔尼诺出现时,南美洲秘鲁、厄瓜多尔、阿根廷、巴西南部、巴拉圭等地易出现洪涝灾害。中美洲与南美洲北部地区容易出现干旱,巴拿马运河的物流运输可能受到水位偏低的影响而中断或者延误。美国南部降水偏多。加拿大南部、美国北部容易出现异常暖冬。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容易出现严重干旱。
其中,东南亚和南美洲将受到更直接的影响。陈强解释称,厄尔尼诺现象下,西太平洋海面上空气压偏高,从而给东南亚带来高温干旱。中东太平洋海平面上空气压偏低,从而给南美洲区域带来更多降水。
从这两个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来看,东南亚地区地处赤道两侧,正常年份常高温多雨,因而适合种植油棕树。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全球棕榈油前两大主产国,产量在全球占比分别近60%和24%。而高温干旱对棕榈油则具有减产影响。
“不过,由于油棕果全年可收且从生长至收获需10个月左右,厄尔尼诺对棕榈油减产影响通常滞后。此外,油棕树本身属于木本植物较耐旱,通常较强程度的厄尔尼诺才能对其产生明显的减产效应。”陈强说。
在南美,该地区农作物种植大国有巴西和阿根廷。
其中,巴西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大豆、玉米、棉花和甘蔗,在全球占比分别为42.21%、11.47%、11.35%和22.36%(以原糖产量计)。阿根廷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大豆和玉米,在全球占比分别为3.04%和6.76%,虽然产量占比相对较低,但其大豆压榨副产品和玉米出口较多,从而在全球大豆和玉米产量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陈强认为,厄尔尼诺在南美洲带来的农业经济影响可能好坏参半。
“更多降水利于巴西及阿根廷的农作物生长,可能带来增产影响。”他称,“但值得注意的是,厄尔尼诺出现时,秘鲁寒流减弱,难以给秘鲁渔场带来大量的鱼类资源,从而使秘鲁的超级蒸汽鱼粉出现减产。” 超级蒸汽鱼粉是家畜家禽和鱼类养殖的高品质饲料之一。
作物减产,价格推高
德意志银行近期表示,厄尔尼诺现象的逼近,已经导致咖啡、糖和可可价格大幅上涨。随着收成受到恶劣天气事件的影响,预计其他食品商品也将随之上涨。
例如,截至7月初,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世界上最主要的咖啡树品种之一——罗布斯塔咖啡价格目前为2.913美元/千克,环比上涨7.82%,同比则为27.28%。美国白糖期货合约价格为0.9092美元/千克,同比上涨14.65%。7月11日,可可的道琼斯大宗商品指数同比上涨41%。
惠誉解决方案公司研究部门BMI的报告显示,巴西的罗布斯塔作物也受到干旱的负面影响。报告称:“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厄尔尼诺现象与低于平均水平的降雨量和较高的气温有关,这两者都会抑制咖啡产量。”
荷兰合作银行农业商品市场主管梅拉(Carlos Mera)预测,下一季罗布斯塔咖啡产量将下降10%,降至1120万袋。大宗商品经纪公司Hackett Financial Advisors称,通常情况下,在厄尔尼诺年,越南和印尼的罗布斯塔豆减产20%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一般情况下,罗布斯塔咖啡被用于即溶咖啡、罐装咖啡、液体咖啡等工业生产咖啡上。这意味着的速溶咖啡也不那么“便宜大碗”了。
在可可豆的最大种植区西非,加纳可可销售公司称,由于天气恶劣,下一季的可可豆产量可能下降8%。本季度,可可价格已经飙升至七年来的最高点。
陈强对第一财经记者总结称,根据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从1960年以来,共发生19次厄尔尼诺现象,开始时间基本在5月~10月,结束时间基本在次年1月~6月。“因此,从生长特性来看,当农作物的关键生长期处于厄尔尼诺持续期间时,其单产通常会受到厄尔尼诺的影响。”他说。
从作物来看,厄尔尼诺主要对大豆、玉米、小麦、水稻、油棕果、油菜籽、棉花、甘蔗和天然橡胶的单产产生影响。但结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给出的农作物全球单产数据,在19次厄尔尼诺中,明确减产的品种只有油菜籽(7/19)。
陈强对此解释说:“厄尔尼诺的影响与其强度相关,也与农作物产区相关。例如在19次厄尔尼诺中,有3次程度较强,其中油棕果、油菜籽均出现减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则出现2次减产;而在较弱程度时,农作物通常减产概率较小;而从产区来看,由于大豆、玉米、甘蔗、棉花等主产区遍布南北半球各大洲,通常部分产区遭遇减产时,其他产区却实现增产,从而熨平了全球单产情况。”
一些相对小众的经济作物也受到冲击。
近期,全球橄榄油价格已经达到每吨6700美元以上,创下近30年来的新高。
西班牙是世界上橄榄油和食用橄榄的头号生产国。根据西班牙农业、渔业和食品部的数据,遭遇2022年夏天的干旱和热浪袭击后,由于极其恶劣的天气条件,从去年10月到今年2月,该国橄榄收获期的产量比正常时期少50%。
厄尔尼诺的强度在不断提升
研究显示,即使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后,其影响也将持续数年。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研究显示,1982~1983年厄尔尼诺现象之后,经济影响持续了半个世纪,造成的损失总计约4.1万亿美元(约合29.5万亿人民币)。1997~1998年厄尔尼诺季之后,全球经济增长的损失则为5.7万亿美元(约合41万亿人民币)。
这两次厄尔尼诺现象分别使美国1988年和200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了约3%。秘鲁和印度尼西亚等农业经济比重较大的国家损失则超过10%。
达特茅斯学院的研究人员估计,从现在到2029年,最近一个厄尔尼诺季节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达到3万亿美元(约合21.6万亿人民币)。
当下,厄尔尼诺天气模式才刚刚开始,并有90%的可能性以中等或更强的强度持续到今年年底。世界气象组织称,加上人为温室气体效应,这种天气模式预计将使未来五年中的某一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年。
世界气象组织气候监测主管巴杜尔(Omar Baddour)称,如果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继续按照预测发展,2024年很可能是(气温)创纪录的一年。
陈强基于对NOAA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数据梳理发现,从频率上看,厄尔尼诺的出现并非越来越频繁,但强度确实在不断提升。
“上世纪50年代,厄尔尼诺虽频繁出现,但基本在中度及以下,60年代及以后最高开始达到强程度,但海洋尼诺指数(ONI)指标仅为2.0,70年代ONI最高达到2.1,90年代升至2.4,而在2015年最高则升至2.6,这说明厄尔尼诺强度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这原因错综复杂,或许与不断发展的全球变暖有关。越来越强的厄尔尼诺,必然会带来更加极端的天气现象,这才是我们更需关注且防范的事情。”陈强说。